列國鑒·土耳其|記者手記:在土耳其“瓷都”感受青花瓷魅力
新華社安卡拉7月12日電(記者李振北)小城伊茲尼克位于伊斯坦布爾東南一百多公里,因其精湛的陶瓷工藝和悠久的陶瓷文化被稱為土耳其“瓷都”。翻開伊茲尼克的歷史才知道,這座古老城市與中國青花瓷有著一段不解之緣。
“瓷都”興衰
土耳其橫跨歐亞兩大洲,國土包括西亞小亞細亞半島(安納托利亞半島)和南歐巴爾干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qū)。千百年來,土耳其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東西方文明交匯之地,文明碰撞、交融的印跡遍及于此。
伊茲尼克的陶瓷制作可追溯至塞爾柱帝國(1037年至1194年)時期,而促使伊茲尼克以“瓷都”之名崛起的卻是來自東方的青花瓷。
在古代,中國的瓷器通過絲綢之路傳到全球各地。奧斯曼帝國(1299年至1923年)時期,青花瓷傳入土耳其,成為奧斯曼帝國的宮廷珍品。奧斯曼蘇丹常用青花瓷餐具進餐,并宴請外國使臣。位于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帕皇宮就珍藏著大量中國古代青花瓷精品。
由于運力不足、運輸成本高昂,從中國運抵土耳其專供奧斯曼帝國貴族的青花瓷瓷器價格不菲。為滿足權(quán)貴的需求,奧斯曼蘇丹下令伊茲尼克陶瓷工匠仿制中國青花瓷。這座小城命運的齒輪就這樣轉(zhuǎn)動起來。
在宮廷扶持下,伊茲尼克很快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陶瓷中心。當時帝國域內(nèi)的眾多清真寺、皇室陵寢等均使用產(chǎn)自伊茲尼克的瓷磚裝飾,托普卡帕皇宮內(nèi)幾乎所有房間的墻面都鋪滿了圖案豐富精美的伊茲尼克瓷磚。
然而到16世紀末期,由于失去宮廷支持,加之進口自中國的瓷器數(shù)量增加,伊茲尼克陶瓷業(yè)逐漸沒落,一些工匠流向伊斯坦布爾、恰納卡萊和屈塔希亞等地,當?shù)貍鹘y(tǒng)制瓷工藝也因此失傳。
重拾傳統(tǒng)
土耳其國內(nèi)時下流行的陶瓷多為彩瓷。這些彩瓷由伊斯坦布爾、伊茲尼克、屈塔希亞等地的工坊采用標準化生產(chǎn)。而在伊茲尼克的制瓷工匠看來,只有傳統(tǒng)的伊茲尼克制瓷工藝才能代表土耳其陶瓷制作的最高水準。
現(xiàn)年70歲的陶瓷藝術(shù)家阿迪勒詹·居文告訴新華社記者,伊茲尼克工匠經(jīng)過多年摸索,幾乎可以還原傳統(tǒng)的伊茲尼克制瓷工藝。目前在伊茲尼克陶瓷博物館展示的不少古代伊茲尼克陶瓷仿品出自居文之手,其中不乏與中國青花瓷十分相像的“姊妹款”。
居文介紹,早期的伊茲尼克瓷器主要采用類似中國青花瓷的白底藍色圖案,也借鑒了葡萄、海浪等元素。后來,伊茲尼克陶瓷工匠開始嘗試各種色彩和圖案:如綠松石色和珊瑚紅色,郁金香、丁香等花卉圖案以及抽象的幾何圖案,逐漸形成伊茲尼克陶瓷繪制風(fēng)格。
宮廷對瓷器品質(zhì)的要求極高。因此,伊茲尼克工匠精選當?shù)貎?yōu)質(zhì)黏土,加入石英材料,采用鈷藍色繪制圖案,并覆蓋一層透明釉,在低溫下燒制出堅固耐用且細膩亮麗的陶瓷,從而形成獨特的伊茲尼克制瓷工藝。
不過,土耳其烏魯達大學(xué)陶瓷藝術(shù)與設(shè)計系主任穆罕默德·阿拉斯認為,中國青花瓷胎質(zhì)細膩,透光率高且堅固耐用,是當時品質(zhì)最高的瓷器。伊茲尼克陶瓷因物料不全、工藝差異以及經(jīng)驗欠缺,與中國青花瓷有不小的差距。
以瓷為媒
隨著伊茲尼克的陶瓷藝術(shù)再度煥發(fā)活力,這座“瓷都”正在逐步找回昔日輝煌。從市中心的鐘樓到各家各戶的門牌,隨處可見陶瓷元素;街旁小店甚至酒店、餐廳大堂,陶瓷制成的花瓶、盤子、瓷磚、首飾、冰箱貼琳瑯滿目……“在土耳其提到伊茲尼克,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陶瓷,這是我們的城市符號。”一名市民對記者說。
與此同時,伊茲尼克工匠再次將目光投向東方。伊茲尼克與中國“瓷都”景德鎮(zhèn)已結(jié)為友好交流城市,兩地瓷器文化的交流互動日益頻繁。
居文、阿拉斯和伊茲尼克副市長艾哈邁德·卡亞去年受邀前往景德鎮(zhèn)參訪,與中國瓷器藝術(shù)家交流了兩地傳統(tǒng)制瓷工藝以及瓷器文化的相互影響。談起此行,三人都表示被景德鎮(zhèn)這座中國“瓷都”的千年歷史深深震撼。
“中國的藝術(shù)家可以在古代匠人的工坊進行創(chuàng)作,這太讓人羨慕了,希望伊茲尼克也能重建類似的制瓷場所和文化傳承中心,讓伊茲尼克的陶瓷藝術(shù)得到同樣的保護和傳承”。居文說。
卡亞說,景德鎮(zhèn)之行讓他深信,伊茲尼克與景德鎮(zhèn)在文化方面有許多共同點,以瓷為媒,可以架起一座友誼之橋。“我們希望伊茲尼克和景德鎮(zhèn)的情誼能夠超越瓷器本身,成為一種以瓷器為代表的文化融合。”